似乎季琦從來不愿意等待一個企業完全成熟,他有著土狼般不斷尋找新獵物的性格,擁有如獵豹般的犀利眼光。
雖然名片上的公司經常變,但他的身份卻永遠不變,“founder”(創始人)。
人們認識季琦,普遍是從1999年開始,其實在此之前,季琦早已踏上創業之路。
“如果我對一件事情沒有激情,我是絕對不會去做的,”季琦表示。而正是這種激情,誕生了攜程。
當時季琦的事業發展正順,但季琦卻一直無法割舍心中的“網絡情結”。
1994年9月17日,他在美國Oracle總部大樓里首次接觸互聯網。“我的同學很興奮地提議說要給我看樣東西,就把我帶到電腦前,上了互聯網。”當時雅虎剛剛起步,網速非常非常慢,所以他們只好一邊喝咖啡一邊等。不過,當他們要查詢的信息終于一行行從屏幕上顯現出來的時候,季琦有點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這東西太神奇了!”
1999年,季琦與梁建章、沈南鵬等好友聚會,當時正是互聯網熱的時候,3人相談甚歡,最終決定共同創業。季琦對當時的場景還記憶猶新,“那時,我們就互聯網、互聯網經濟、美國的網絡公司、納斯達克和IPO等話題熱烈地討論了一夜,”季琦說道,“最后的結論是:我們決定一起在中國做一個向大眾提供旅游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
1999年5月,季琦與梁建章、沈南鵬、范敏共同創建了攜程旅行網。4個人便按照各自的專長具體分工:梁建章任首席執行官,沈南鵬任首席財務官,季琦任總裁,范敏任執行副總裁。
現在的攜程早已有了滿滿幾層樓的職員,但在創業之初,攜程旅行網與協成科技共用一個辦公室,毛胚房子,中間僅僅用屏風隔開,電話線滿地都是,沒有知名度,經費很有限,高薪挖人更不可能。回想起當初的艱苦,季琦說:“就像汽車剛剛啟動時燒的汽油很多,剛剛創業時必然需要很多資源,會燒掉很多錢。”
不怕失敗大概是創業者的一個共同特點,只要最壞的結局超不出自己設定的心理底線。季琦覺得自己原本就一無所有,承受失敗又算得了什么。
2003年12月9日,攜程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漲幅88.6%,開創了當時納斯達克開盤漲幅最高紀錄攜程的故事越來越令人矚目,季琦卻早已開始創作另一段故事。對于他來說:“只有在創業的過程中,才能尋找到最大的快樂。”
2001年,攜程網的一位網友在網上發了個帖子,抱怨說在攜程上預訂賓館的價格偏貴。這引起了季琦的注意,于是他對攜程網上訂房數據情況做了分析,發現新亞之星的客房賣得特別好。經過調查,季琦發現,錦江之星、新亞之星等經濟型連鎖酒店普遍存在著很高的客房入住率,生意十分興隆,供不應求。
盡管只有500萬元的啟動資金,一切都要從零開始,而錦江之星等強大的對手早已在全國布下網點,季琦還是充滿了信心,他認為創業者必須具備勇氣和堅韌的毅力。
2005年1月,如家正式換帥,季琦再次從人們視線中消失。
僅過了一個月,季琦便組建了力山投資公司,擔任力山投資公司的CEO,投資方向也轉為商業房地產,首期投資約2000萬美元。
或許誰也無法預知季琦能在此駐足多久。正如當初攜程上市后他選擇了退出,如家長大后他選擇了離開。“如果你告訴我前面的路上有什么,我就沒有興趣繼續走了。對我來說,更能激發我激情的是一種不可知,”季琦說道。
或許季琦對自己定位始終是位創業者,他覺得與職業經理人相比,他在管理方面有所欠缺;與純粹的風險投資者相比,在投資眼光上也不如人家。但介于兩者之間的季琦覺得自己能凝結兩者的優點,更能夠聚集一幫同心協力的人,組建一個擁有共同理念的團隊。
清楚自己喜歡什么,認識自己的優勢,明確自己的定位,這些恐怕都是季琦創業接連成功的關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