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的確確是靠網上貿易起家的。”這是楊蘇生在接受采訪時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也正是他的這句話,讓我認定:他正是我在尋找的,無數個借助網絡的強大力量成就自己一番事業的商人之一。
創業夢想被網絡點燃
正如他的名字那樣,楊蘇生出生在江蘇溧陽的一個小縣城里。中專畢業后,他先是在工廠當了兩年多的機修工,后來又在一家商場工作了近7年,中間當過商場的倉庫保管員、營業員和柜組長,收入在當地也算中等。可他卻并不滿足,總想出去創出一番自己的事業,卻一直被思想保守的父母阻止。
直到2003年,成了家的楊蘇生才好不容易說服家里人,湊到4萬塊錢,開了一家太陽能熱水器專賣店。回憶起這第一次創業的經過,楊蘇生用“盲目”和“倉促”來形容:“我是因為看到有很多經營太陽能熱水器的店,就盲目的決定也要賣這個。加上倉促選擇的代理品牌不具備任何競爭優勢,所以在苦撐了四個月之后,最終還是以失敗收場。”正當第一次創業失敗后的楊蘇生準備去南京學習一陣再回來創業時,卻因為妻子的突然下崗而被迫打道回府:“當時家里的唯一收入就是我老婆的工資,加上孩子也才剛滿周歲,原本就不寬裕。她一下崗,我只有接受家里人的安排,先出去找份工作上班,等把家里穩定下來再說。”
這一回,楊蘇生找的是份某產品市場監督員的工作,工作比較輕松,時間也比較空閑。正是這份工作,給他帶來的創業的新機遇。“那時候因為空閑時間比較多,我沒事時就在家里上網。別人上網都是玩游戲,我上網卻是查項目,看別人發的創業故事。”正因為一直懷揣著自己創業的夢想,楊蘇生一直留意著網上各類創業論壇的故事和商機。直到一次在論壇閑逛時,他看到有人在里面發帖賣東西,立時就被這種新穎的營銷方式給吸引了。聯想到自己一個朋友在開店賣的迷你花卉也挺時尚的,他就想:能不能把這兩種新穎時尚的事物結合起來呢?說干就干,他也學著在網上發了批發迷你花卉的廣告貼,并且留下自己的QQ和聯系電話。原本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誰知反響卻出人意料的大——QQ上很多人開始加他,手機也響個不停,甚至有人直接就要找他進貨。就這樣,他不僅很快幫朋友把店里的所有貨全部批了出去,還開始直接從廠里進貨。剛開始還只是幾千的進貨,后來直接就上萬的進。算下來,一個月掙的是當時工資的5、6倍,這一網絡發現徹底點燃了楊蘇生的創業夢想。
搶得網絡營銷的先機
看到迷你花卉好賣,楊蘇生一不做二不休,在當時所有他能想到的商業網站上都發布了信息,狠狠的大賣了一筆。由于之前還沒有注冊公司,所以在網絡平臺上他還只能做普通會員。等過了05年春節,楊蘇生看好迷你花卉在春天的銷售情況,很快就注冊了自己的公司,注冊了誠信通會員,并且購買了幾個關鍵字,一直把迷你花卉賣到了05年的夏天,眼看著這類產品已經逐漸開始過季,他才開始琢磨起自己的下一個產品。
如果說第一次網絡營銷的成功算是有點無心插柳的話,這第二次的網絡營銷就真的是楊蘇生的主動抉擇了。這次,他選擇的產品是情侶手套,就是那種三件一套的手套,兩只單手的手套,一只方便情侶們牽手時戴著著手套,看起來很簡單,在當時的市面上卻并不多見,這一次,又賣了個滿堂彩。當時手套剛生產出來,就接到了一個上海6萬套的訂單。那一年,僅憑賣情侶手套,他掙到了以前上班20年才能掙到的錢。
也正是從這兩次的成功經驗里,楊蘇生得出了一個結論:“要做就要趁早!只有搶得先機,才能拔得頭籌!”這時,他卻發現,在自己所處的那個小縣城,太多因素阻礙了他搶得先機:“因為我們那里是個小縣城,物流很不發達,所以發貨耗時太長。而且平時的加工輔料也不豐富,更別提產品的外包裝了。一次,之前從我這進過幾次貨的客戶又從我這里進貨,可是過了10多天之后卻發現竟然把貨給弄丟了!我當時二話沒說,就問他是要我重新給他發貨還是把貨款退還給他,他選擇了退款,于是我當時立馬就把錢匯給了他,而過了近半年的時間,我才從貨運公司拿到了弄丟的貨物賠償。”
這時,他想到了那個經常被客戶們提及的地方:義烏。那里不僅有豐富的可供日常加工所需的輔料,還有強大的物流網絡,這些,都給了他“搶得網絡先機”的籌碼。于是,07年一過,他就有計劃的把公司逐步轉移到了義烏。“在這里,到國內最遠的新疆等地也就需要5天時間,可以前在老家怎么也得半個月。剛剛長沙的一個客戶給我打電話說收到貨了,貨是我昨天下午才發的,要擱以前,怎么也得在路上晃一禮拜。現在義烏的常駐老外就有10多萬人,大都是采購商,還有110萬的常駐國內外來人口。你可以想象一下,這些人每天會帶來多少潛在的商機。”楊蘇生滔滔不絕地介紹著。
不懼失敗才能品嘗成功
現在,楊蘇生又瞄準了房地產熱,因為房產熱帶動了家裝行業的火爆,與此同時,家裝后清除家裝帶來的污染,就給了他新的啟發。因為之前中專就是學的化工專業,當他發現市面上有一種室內吸附劑的原料是來自于活性炭時,頓時喜出望外。
原來他的家鄉溧陽就是“活性炭之鄉”,那里盛產各種活性炭的原材料,而且家里也有親戚從事這行。于是說干就干,訂購了包裝機器設備之后,很快他就開始大批量的生產活性炭,并且把自己生產的“綠寶貝活性炭”品牌延伸到了汽車用炭、冰箱用炭、衣柜用炭等外貿版吸附劑,都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熱烈追捧。
回顧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成功經驗,楊蘇生一直在強調一點,就是一定要放開手腳,不能因為怕失敗就裹足不前。“我有一個朋友和我一樣有很多想法,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光想卻從來沒有實際去做過。他到現在還拿著千元一月的工資,想著等有好項目了就辭職。前怕狼后怕虎最后就什么也做不成。”談到說現在很多人意識到網絡的優勢,想要上網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時,楊蘇生說:“很多淘寶上的買家也從我這里進貨啊,看著他們從最開始的一點點的進貨,到現在幾大箱幾大箱的進貨,我由衷的替他們高興。所以我特別支持那些剛剛自己出來創業的人。我也堅信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