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處于重要十字路口, 2016年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這不僅讓各種支付類互聯網金融產品涌向市場,其他的互聯網產品瞬間產生(如眾籌市場、網貸市場等),從而使得2013年之后中國互聯網金融出現爆炸式增長。中國也成了互聯網金融茂盛生長最好的土壤。這不僅在于中國政府以各種方式大力支持和鼓勵,而且在于人力資源優勢的中國也讓更多的人才涌向這個市場。在短短的一兩年的時間里,中國成了互聯網金融發展最快、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市場。
但是,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時候,我就指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無論其互聯網的技術滲透度有多高,無論互聯網金融的普惠性有多廣泛,它肯定是萬變不離其宗,互聯網金融的實質是金融,而任何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都是對信用的風險定價。如果互聯網金融的信用基礎不通過市場的方式來確立及有相應的制度來保證,那么這樣的互聯網金融要得到順利的發展是不可能的,要讓其繁榮更是談不上。可以看到,這幾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大門一打開,由于市場信用基礎缺乏,導致了魚蝦齊下,中國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問題立馬顯現出來。最近,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網貸市場的沉淪,其情況就是如此。如e租寶一夜之間突然轟然倒塌,就是把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推向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十字路口。而這種十字路口就決定了中國互聯網金融是否能夠順利發展。


按理說,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通過現代的網絡技術及大數據的追蹤技術,對于這種簡單的金融詐騙手法很容易識別,從而使得像e租寶這樣的詐騙公司的行為不容易得逞。但是為何e租寶這樣的公司能夠暢通無阻,這一方面在于政府對這類公司的信用進行了隱性擔保,也在于當前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根本就沒有進入真正的大數據時代,這些公司或網貸行業只不過是傳統的行為戴上了一個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面罩。因此,當前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亂象叢生關鍵的問題與沒有進入互聯網時代有關。現在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只有從浴火中才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