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重建庫存使得中國國內需求率先反映,中國工業生產在需求回升的情況下,開始了由利潤主導的回升。而在下半年,中國PMI新出口訂單指數開始逐步回升。預計2017年中國出口將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因素。
發達國家經濟基本面改善開始拉動我國出口和新興市場國家出口。廣交會出口金額、美國GDP、日本制造業PMI。這幾項數據均表明:全球經濟開始企穩回升,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需求開始回升。
當前處于美國經濟基本面較強的過程中,美聯儲的加息進一步推動美元走強。但是同時全球貿易量開始企穩回升,所以商品受益于全球需求的上升。美元的走強主要來自于跨境套息貨幣對不同低風險國家資金配置的轉移,而出口導向型國家則由于貿易順差的增加,而對整體低風險國家的匯率是上升的狀態。因此,對于中國而言,不同部門受到資金的影響不一樣。在中國的出口導向型行業,企業的盈利收入會增加,企業工資開支會增加,結匯需求會增加。而在資產配置行業,境外投資者會離開,企業的盈利收入會下降。從這點上來看,中國的債券市場已經不具有配置價值,而股票市場則必須分行業來看待。
從出口的角度來看,中國的貿易順差會上升,部分貿易型企業盈利增加之后,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從這兩年的內需拉動再次轉向內需外需共同拉動的情況。而反映到實體企業中就是部分行業企業盈利增加擴大再投資,部分地區部分行業收入水平提升,擴大國內消費品需求。
最新一次2016年10月份的廣交會,出口總金額在278.9億元,自2011年10月份以來首次出現了正增長。
目前,中國經濟開始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主要行業特別是制造業開始出現行業景氣上升。PPI指數在2016年9月開始轉正之后,現在已經達到了3.3%的水平。可以預計的是,明年制造業景氣指數將進一步上升。